威克拉姆在审讯案件时很有方法。一位妇女因为爱上了一个年轻人,竟毒死了自己的中年丈夫。一般说来,这样的女人拉去喂狗都不过分,但威克拉姆却出人意料地下令割去犯人的鼻子。这种刑罚不仅对罪犯作了严厉的警惩,还威慑了其他人,不要再犯类似的罪行。有时,背信弃义和厚颜无耻是分不开的,对于这一类人,威克拉姆往往是让犯人游行示众,并让她们倒着骑在用纸裱糊的一个小型的、上面装饰了麦穗的驴子身上。经过了这些制裁,乌贾因国的妇女们都变得非常老实,虽然有时男人反而会犯下这种错误。
每天,威克拉姆都坐在王位上来审问犯人。他总是在观察犯人、诉讼人和证人之间的回答、手势以及面部表情。正如我之前所述,他特别不相信女人,似乎她们就是罪恶的根源。不管是多么难办的案子,只要由他来处理,从不会错判的。他往往会突然发问:“他是谁?”被告往往会手足无措,惊惶不已。威克拉姆有时也会因此而看出事情的真相。一般说来,除非是那种非常会掩饰的妇女,否则决不可能瞒过他的眼睛。即便是这种情况出现了,威克拉姆也能找出办法来对付她们。在处理金钱纠纷的时候,国王会严格遵照既定的法律条例,同时询问法律界人士的意见,他从不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定对错。在审案的过程中,当原告与被告说着自己那难懂的方言时,或遇到小孩子或垂垂老者,他总是非常地有耐心。他绝不会因请愿者是卑下的百姓就让他们受委屈。他象征着公正,即便是一件小事,他都会非常谨慎地处理。因为他对年轻时听过的一句话一直记忆犹新:切忌因小失大。他会把请愿书递给那位负责为他诵读的文书大臣;念完之后,将信件收好放入内房,诉状交给另一位文书抄写员保管。有一次,一位狡猾的文书大臣竟然想掩盖一桩非常严重的案件。经过严厉地调查,在事实真相被国王得知后,他砍去了这位大臣的耳朵和右手。自此就再也没发生过这类的事情。
在治理国家的同时,威克拉姆国王也会攻打敌国的城镇和乡村,但是敌人的反抗总是很猛烈,有时他也会吃败仗。这样的时候还不止发生一两次呢!所以他要一统天下的宏愿也迟迟没能实现。
一天,他来到了一个村庄,听到了当地村民一段这样的对话:一位妇女给了孩子几张饼,可孩子只把中间的部分吃掉了,边上一点都没动。当孩子再向妈妈要的时候,她说:“孩子,吃饼和威克拉姆意图统一天下是一个道理,不能不顾及全局啊!”孩子追问道:“妈妈,这是什么意思?我做了什么?威克拉姆做了什么?”她回答说:“孩子,你把饼的边缘扔掉,只吃掉了中间的部分。威克拉姆也一样,他野心勃勃,在攻打城镇之前,竟然丢掉了边疆地区,只是一心想攻打国家的心脏,殊不知那样只是在浪费时间。换句话说,如果城镇居民和其他起义者一起来反抗他,他就会腹背受敌。他现在这样做,只是在浪费时间和兵力,简直太愚蠢了。”
威克拉姆听了这些,很受启发。他加紧来操练军队,从攻打边疆地区开始,这样敌人外部城镇的支援力量就不能那么轻松地来支援市中心的军队了。因而,他的征服行动进行地很顺利。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整之后,他用同样的方法编制了更强大的军队,还在稳固了他的统治之外,掌控了其他王国的首都和城市。
在威克拉姆统治的早朝,曾有一位名叫玛尔·戴夫的年轻商人来到了乌贾因国,他带着一队骆驼和大象进了皇宫。朝拜仪式结束之后,他在国王的手中放了一枚果子,他说他一直把这枚果子带在身边。然后他跪在地上祈祷,大概一刻钟之后,他站起身来,什么都没说,就走了。这个时候,国王脑海中突然想到了那个巨人所说的话,这个人或许就是那个意图谋害他的人。心中这样想着,所以他没有吃掉那颗果子,而是对他的管家说,小心地把这颗果子收好。可是,年轻的商人从此之后天天去拜见国王,而且每一次敬献的礼物都是这样的一枚果子。
某一天的早晨,大臣们陪着他外出巡视,体察一下百姓的生活。这一次,那个年轻的商人也来了。而且,他和第一次一样,还是放了一个果子在国王的手心。当国王正在端详着这颗果子的时候,突然,马群中突然跳出一只猴子,它把果子抢了过去,撕烂了。这时,一颗亮晶晶的红宝石从中间蹦了出来,国王和大臣们都惊呆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威克拉姆对年轻的商人说:“你为什么给我如此贵重的礼物?”此刻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哦,我亲爱的陛下,”玛尔·戴夫神情庄重地回答道,“印度圣典的仪式中曾经这么写过:‘在拜见王侯、老师、法官、年轻少女和你未婚妻的双亲的时候,绝对不能空手而见。’”
威克拉姆心中暗想,那么之前的呢?都是红宝石吗?他想弄清这个问题,于是国王对他的管家说:“把我之前交给你的那些果子都拿过来。”听到他这么说,忠诚的管家马上就把那些果子全部拿了过来,劈开它们,果然每个果子中都有一颗红宝石,而且每一颗都大小相同,熠熠生辉。威克拉姆国王看到这些,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他便请来一位宝石商为他鉴定,宝石商看过这些宝石之后,说:“这些是无价之宝,都是上乘的极品,只有那些高尚的人才配拥有。”在激动地将这句话说完之后,宝石商又说:“国王陛下,不管是什么人,拥有了这些宝石,他就拥有了一切;其实,高尚的美德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它是赢得这个世界最好的武器。听着,我尊敬的国王,所有的宝石在质地和光泽上都是罕见的珍品。我这么说吧,每一颗珠宝都值上千亿苏瓦玛司(金元的单位),你可能还是不明白。这么说吧,一颗宝石的价值可以买下七分之一的土地。”
每天,威克拉姆都坐在王位上来审问犯人。他总是在观察犯人、诉讼人和证人之间的回答、手势以及面部表情。正如我之前所述,他特别不相信女人,似乎她们就是罪恶的根源。不管是多么难办的案子,只要由他来处理,从不会错判的。他往往会突然发问:“他是谁?”被告往往会手足无措,惊惶不已。威克拉姆有时也会因此而看出事情的真相。一般说来,除非是那种非常会掩饰的妇女,否则决不可能瞒过他的眼睛。即便是这种情况出现了,威克拉姆也能找出办法来对付她们。在处理金钱纠纷的时候,国王会严格遵照既定的法律条例,同时询问法律界人士的意见,他从不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定对错。在审案的过程中,当原告与被告说着自己那难懂的方言时,或遇到小孩子或垂垂老者,他总是非常地有耐心。他绝不会因请愿者是卑下的百姓就让他们受委屈。他象征着公正,即便是一件小事,他都会非常谨慎地处理。因为他对年轻时听过的一句话一直记忆犹新:切忌因小失大。他会把请愿书递给那位负责为他诵读的文书大臣;念完之后,将信件收好放入内房,诉状交给另一位文书抄写员保管。有一次,一位狡猾的文书大臣竟然想掩盖一桩非常严重的案件。经过严厉地调查,在事实真相被国王得知后,他砍去了这位大臣的耳朵和右手。自此就再也没发生过这类的事情。
在治理国家的同时,威克拉姆国王也会攻打敌国的城镇和乡村,但是敌人的反抗总是很猛烈,有时他也会吃败仗。这样的时候还不止发生一两次呢!所以他要一统天下的宏愿也迟迟没能实现。
一天,他来到了一个村庄,听到了当地村民一段这样的对话:一位妇女给了孩子几张饼,可孩子只把中间的部分吃掉了,边上一点都没动。当孩子再向妈妈要的时候,她说:“孩子,吃饼和威克拉姆意图统一天下是一个道理,不能不顾及全局啊!”孩子追问道:“妈妈,这是什么意思?我做了什么?威克拉姆做了什么?”她回答说:“孩子,你把饼的边缘扔掉,只吃掉了中间的部分。威克拉姆也一样,他野心勃勃,在攻打城镇之前,竟然丢掉了边疆地区,只是一心想攻打国家的心脏,殊不知那样只是在浪费时间。换句话说,如果城镇居民和其他起义者一起来反抗他,他就会腹背受敌。他现在这样做,只是在浪费时间和兵力,简直太愚蠢了。”
威克拉姆听了这些,很受启发。他加紧来操练军队,从攻打边疆地区开始,这样敌人外部城镇的支援力量就不能那么轻松地来支援市中心的军队了。因而,他的征服行动进行地很顺利。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整之后,他用同样的方法编制了更强大的军队,还在稳固了他的统治之外,掌控了其他王国的首都和城市。
在威克拉姆统治的早朝,曾有一位名叫玛尔·戴夫的年轻商人来到了乌贾因国,他带着一队骆驼和大象进了皇宫。朝拜仪式结束之后,他在国王的手中放了一枚果子,他说他一直把这枚果子带在身边。然后他跪在地上祈祷,大概一刻钟之后,他站起身来,什么都没说,就走了。这个时候,国王脑海中突然想到了那个巨人所说的话,这个人或许就是那个意图谋害他的人。心中这样想着,所以他没有吃掉那颗果子,而是对他的管家说,小心地把这颗果子收好。可是,年轻的商人从此之后天天去拜见国王,而且每一次敬献的礼物都是这样的一枚果子。
某一天的早晨,大臣们陪着他外出巡视,体察一下百姓的生活。这一次,那个年轻的商人也来了。而且,他和第一次一样,还是放了一个果子在国王的手心。当国王正在端详着这颗果子的时候,突然,马群中突然跳出一只猴子,它把果子抢了过去,撕烂了。这时,一颗亮晶晶的红宝石从中间蹦了出来,国王和大臣们都惊呆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威克拉姆对年轻的商人说:“你为什么给我如此贵重的礼物?”此刻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哦,我亲爱的陛下,”玛尔·戴夫神情庄重地回答道,“印度圣典的仪式中曾经这么写过:‘在拜见王侯、老师、法官、年轻少女和你未婚妻的双亲的时候,绝对不能空手而见。’”
威克拉姆心中暗想,那么之前的呢?都是红宝石吗?他想弄清这个问题,于是国王对他的管家说:“把我之前交给你的那些果子都拿过来。”听到他这么说,忠诚的管家马上就把那些果子全部拿了过来,劈开它们,果然每个果子中都有一颗红宝石,而且每一颗都大小相同,熠熠生辉。威克拉姆国王看到这些,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他便请来一位宝石商为他鉴定,宝石商看过这些宝石之后,说:“这些是无价之宝,都是上乘的极品,只有那些高尚的人才配拥有。”在激动地将这句话说完之后,宝石商又说:“国王陛下,不管是什么人,拥有了这些宝石,他就拥有了一切;其实,高尚的美德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它是赢得这个世界最好的武器。听着,我尊敬的国王,所有的宝石在质地和光泽上都是罕见的珍品。我这么说吧,每一颗珠宝都值上千亿苏瓦玛司(金元的单位),你可能还是不明白。这么说吧,一颗宝石的价值可以买下七分之一的土地。”
背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