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我带着沈沉和一队亲卫,踏出承天门。
身后是死寂的广场,身前是自动分开的人潮。
无人敢拦。
我的将军府,很快被御林军的甲胄围得密不透风。
顾承德的圣旨,一道比一道狠厉。
剥官职,收将印,定我为叛逆,昭告天下。
他忘了,我顾星河的威望,不是一道圣旨能抹去的。
玄甲军,半数是我从死人堆里刨出来的兄弟。
朝堂上,一半的官员欠着我顾家的恩情。
他们对皇帝的命令,阳奉阴违。
府门外,人潮汇聚成海。
“还公主清白,还战神公道”的吼声,震动京城。
民心,不在龙椅上。
府内,我摊开皇城地图,指尖点在宫城之上。
“他赠我叛逆之名,我便将这顶帽子,原样扣回头上。”
“沈沉,散布消息,我手上有皇帝通敌的铁证。”
“是!”
“另外,联系我们在朝中的人,让他们稳住,静观其变。”
话音未落,一支冷箭破窗而入,钉在地图的宫城上。
箭尾绑着信。
展开,一行字:东宫旧人,愿为将军效死。
东宫旧人?被幽禁的十三皇子,顾承钰。
一条被圈禁的龙,也想咬人了。
“将军,宫里来人了。”亲卫在门外低语。
我扯了扯嘴角,他的耐心,比我想的还差。
深夜,皇帝的狗,到了。
他们来时无声,死时也无声。
我的将军府,是他们的坟场。
我从为首的死士怀中,搜出一道密令。
朱砂御笔,八个字,力透纸背。
“格杀勿论,不留活口。”
好一个顾承德。
天亮时,这道密令的拓本,出现在皇城的每一面墙上。
“战神浴血卫国,昏君兔死狗烹!”
全城哗然。
我登上将军府的望楼,俯瞰着脚下这座暗流汹涌的城。
顾承德。
这场戏,才开锣。
你的皇位,还坐得稳吗?
夜色为衣。
我潜入十三皇子府。
顾承钰,比传闻中更像一头蛰伏的困兽。
他被幽禁多年,眼里的火却未曾熄灭。
“顾将军。”他省去所有废话,直入正题。
“殿下。”
“我母妃的仇,将军妹妹的冤,皆出自一人之手。”
顾承钰推过来一箱卷宗。
“这些年,我只做了这一件事。”
我打开一卷,心口骤然发冷。
里面全是顾承德的罪证,从贪墨军饷到构陷忠良,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最上面几封,是盖着北戎王印的密信。
他竟承诺向北戎开放三座边城,换取他们在夺嫡时不发兵。
我妹妹顾明月,就是这场肮脏交易里,被献祭的和亲公主。
原来她的死,从不是意外。
是顾承德亲手递出的刀。
“凭这些,足以让他身败名裂。”我声音里压着杀意。
“不够。”顾承钰摇头,“他手握禁军,党羽遍布朝野,仅凭几封信,扳不倒他。”
“那殿下的意思是?”
“釜底抽薪。”
6
他的计划,与我想到了一处。
我们并未将所有证据公之于众。
而是筛选出不同罪证,通过各自的渠道,精准地泄露给与罪证相关的不同官员。
顾承德为了稳住局势,开始疯狂地清洗异己。
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昨日还在议事的重臣,今日便被抄家灭族。
朝堂之上,血流成河。
人人自危,也人人离心。
就在此时,顾烟的求救信送了进来。
她说被皇帝软禁,朝不保夕,愿为我所用,只求活命。
聪明的女人,总能最先嗅到船沉的气息。
我让沈沉回信,许她一个未来。
这颗棋子,我要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与此同时,边关几位老将的回信也到了。
他们都是随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对顾承德早已不满。
信中只有一个字。
“等。”
万事俱备,只差最后一根稻草,去压垮顾承德那脆弱的信任。
镇国公,他的亲舅舅,他最倚重的刀。
我伪造了一封镇国公与边将的通信,信中言辞暧昧,只提整军备战,只字未提为谁而战。
这封信,我没送到顾承德手上。
而是送到了他最信任的,掌管密探的缇骑司指挥使手中。
一个生性多疑的帝王,最怕的不是外敌,而是身边人的背叛。
果然,顾承德没有召见镇国公问话,而是直接收缴了他的兵权,将他软禁府中。
君臣决裂。
他最锋利的刀,被他亲手折断。
我的力量在暗处疯长,他的羽翼被一根根剪除。
一封带着草原风沙气息的信,被送上我的案头。
来自北戎。
信是新任大汗写的。
他说,老汗王与昏君的交易,是北戎的耻辱,他已用弯刀洗刷。
如今,他愿意送我一份大礼。
一份足以让顾承德万劫不复的,关于我妹妹死亡真相的,更完整的证据。
我看着信,笑了。
顾承德。
你的丧钟,四面八方都已敲响。
时机已至。
我以顾氏之名,昭告天下。
檄文之上,历数顾承德十大罪。
杀妹欺君,通敌卖国。
残害忠良,荼毒百姓。
罪罪见血,字字诛心。
檄文最后,只一句。
“讨伐暴君,为明月公主复仇。”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曾浴血镇守的边关数郡,率先竖起反旗。
那些被顾承德逼到绝路的旧部与世家,尽皆响应。
天下,烽烟四起。
消息传回皇城,顾承德在朝堂之上,呕出一口心头血。
他尽起京畿兵马,命心腹大将张威,领军十万,前来平叛。
他以为,这天下仍在他股掌之间。
可他早已是孤家寡人。
他麾下军士的家人,有太多死于他的清洗。
忠诚早已被恨意取代。
我亲率三千精锐,在定安城外布下死局。
定安城,皇城粮草咽喉。
断其粮,便是断其命。
张威的十万大军,带着暴君最后的希望,一头扎进我的罗网。
这是一场精准的猎杀。
7
我军未动,敌军阵中先起内乱。
我早已策反的数名中层将领,在阵心同时发难。
前后夹击,中心开花。
十万大军的崩溃,只在顷刻之间。
我军铁骑踏过,主帅张威被生擒于乱军之中。
此战,我军伤亡不过百人。
“顾星河”三字,再度威震天下。
攻下定安,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城头设祭。
没有牌位,只有一把她最爱的玉梳。
我一身素缟,对三军将士,对天下万民立誓。
“我顾星河,不为称帝,不为封侯。”
“只为复仇。”
“为我惨死的妹妹,为所有被暴君屠戮的冤魂!”
吼声传遍四野,万民俯首。
人心,尽归于我。
顾烟的密信,与北戎的使者,同日抵达。
她送来了皇城最详尽的布防图,以及顾承德所有暗道的出入口。
北戎使者则带来了老汗王与顾承德交易的所有物证。
新可汗已掌控王庭,只待我一声令下,便可挥师南下,配合我剿灭老汗王的残党。
我看着地图上错综复杂的线条,一个念头贯穿全局。
不止复仇。
更要借此机会,彻底了结大周与北戎的百年边患。
我下令。
大军拔营,直逼皇城。
巍峨的城墙横亘眼前,如同一头沉默的巨兽。
城门紧闭,旌旗肃杀。
城墙之上,是最后的禁军,眼中写满恐惧。
城墙之内,是一个疯狂的暴君,和一个即将倾覆的王朝。
顾承德。
你的命,我亲自来取。
皇城已是铁桶。
顾承德做着困兽之斗,将所有兵力压上城头。
他不知道,这座城早已从内腐烂。
不断有城中官员暗中递上降书,只求保全家小。
顾烟的信也到了。
信中是一条直通皇帝寝宫的密道,她说,这是她最后的赌注。
当夜,我亲率三百敢死队,一身玄衣,融入夜色。
沈沉要跟,我没准。
“我若失败,你即刻攻城。”
“将军!”
“这是军令。”
我不看他泛红的眼,语气没有半分转圜。
内应引路,我们如鬼魅,潜入宫城。
宫内已是一片狼藉。
宫人奔逃,禁军溃散。
我们如一柄利刃,直插心脏。
沿途抵抗,不堪一击。
御书房内,我寻到一处暗格。
里面,是明月和亲的完整密谋。
上面不止有顾承德,还有皇后,甚至太后的名字。
他们用我妹妹的命,换他们的皇权稳固。
好。
真是好一家人。
我定要他们,血债血偿。
我一脚踹开寝宫大门。
顾承德正手忙脚乱地想钻进另一条密道。
我的剑,已然架上他的脖颈。
他整个人僵住,不敢动弹。
“皇……皇妹……”
他转过身,脸上血色褪尽,嘴角扯出一个扭曲的弧度。
“星河,你听朕说,都是误会……”
“误会?”
我一脚将他踹翻在地。
剑尖抵住他的咽喉。
“明月被剥皮抽筋,是误会?”
“你派人千里追杀我,是误会?”
“你通敌卖国,也是误会?”
我每问一句,剑便进一分。
一股骚臭自他身下传来。
“别杀我……”
他涕泪横流,丑态百出。
“星河,念在兄妹之情,饶我一命!天下不能没有朕!”
“兄妹?”
我笑了,笑意冰冷。
“你也配提这两个字?”
“至于天下,毁掉它的,就是你。”
我反手一剑,斩断他身侧的龙柱。
“明月的债,今天,该还了!”
8
宫外,喊杀声震天。
沈沉,已经开始攻城。
这座宫殿,将是顾承德和他整个王朝的坟场。
我不杀顾承德。
一剑了结他,太便宜了。
我要他活着,跪在那张龙椅前,亲眼看着他是如何失去一切的。
金銮殿前,万民云集。
我将明月那块染血的玉佩,高举过顶。
再将那张血书绢帕,掷于顾承德的面前。
“念!”
我的声音不大,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被救下的阿兰跪在殿前,字字泣血,将明月被凌虐至死的惨状,哭诉于天下。
人群中,有母亲死死捂住孩子的耳朵,自己却已泪流满面。
接着,是吓破了胆的顾烟。
她抖如筛糠,将顾承德如何威逼利诱,让她冒名顶替的阴谋,全盘托出。
最后,是我从御书房搜出的那些密信。
通敌北戎,出卖军情,构陷忠良。
一桩桩,一件件,罪证如山。
我一脚踢在顾承德的膝弯,他重重跪倒在地。
“顾承德,你可认罪?”
广场之上,死寂一瞬。
随即,是山呼海啸般的怒吼。
“杀了暴君!”
“为公主报仇!”
“为战死的将士报仇!”
声浪掀翻了皇城的天。
那些曾依附他的臣子,面如死灰,跪地叩首,不敢言语。
我俯视着瘫软如泥的顾承德,他眼神空洞,身下湿了一片。
让他死,远不如让他像现在这样,被万民唾弃,被他最看重的权力彻底抛弃。
“沈沉。”
“末将在。”
“清查所有涉案官员,包括皇后、太后一党,严惩不贷。”
“是!”
“以国礼,为明月,举行国葬。”
“是!”
我转身,面向所有人,声音传遍广场。
“从今日起,大周,再无皇帝顾承德。”
我废了他的帝位,将他与皇后、太后一同囚于皇陵,终生为我大周的英烈和我妹妹明月忏悔。
朝政百废待兴,我扶持十三皇子顾承钰登基。
至于顾烟,我不屑于对她动刀。
我命人将她送去皇陵,为明月守一辈子墓。
用她余下的每一天,去赎那根本还不清的罪。
半月后,北戎使团抵达。
新可汗处死了老可汗,派人送还了明月的部分遗物,并递上国书,愿永世修好。
我打开那个锦盒。
里面是几件明月生前最爱的首饰,还有一张风筝。
我捧起那张风筝,恍惚看到明月明媚的笑。
我为明月举行了盛大的国葬。
整个皇城的百姓自发穿上白衣,为她送行。
她的名字,终于得以昭雪。
她的冤屈,终于得以洗清。
明月,阿姐为你做到了。
顾承钰登基,改元“元景”。
大周,在灰烬中迎来破晓。
金銮殿上,新皇的龙袍甚至有些不合身。
百官跪拜,高呼万岁,目光却越过龙椅,灼灼地落在我身上。
一份用明黄锦缎包裹的万民书,被高高呈上。
“请将军登基为帝,顺天应人!”
9
山呼之声,响彻殿宇。
沈沉单膝跪在我身前,声线恳切。
“将军,此乃众望所归。”
我抬眼,望向那把椅子。
黄金铸就,龙纹盘踞。
可我眼中,只有累累白骨,血海滔天。
那是用无数人的性命,和我妹妹的一生堆砌而成的高台。
我想起明月。
她说,阿姐,我不要什么公主的尊荣,我只愿这世上再无孤儿寡母,再无烽火狼烟。
我笑了。
在满朝文武惊愕的注视下,我一步步走上丹陛。
我没有走向龙椅。
我在那份万民书前站定。
“刺啦——”
锦缎撕裂的声音,在死寂的大殿里,尖锐得刺耳。
我将那份承载着无上权力的万民书,撕成了碎片。
纸屑如雪,纷纷扬扬。
“我顾星河,永不称帝。”
我的声音平静,却让整个大殿的梁柱都在嗡鸣。
我转身,面对惶恐不安的顾承钰。
我没有夺他的江山,而是要用我的威望,为这片土地的新生,钉上最后一根钢钉。
我监督新政,减免赋税,开仓放粮。
我亲赴边关,在长城之上,与北戎新可汗立下血誓。
以长城为界,互开商路,百年之内,永不动武。
大周持续百年的边患,在我手中终结。
交出兵权的那一天,我只身去了皇陵。
我将那块洗净血污的平安玉佩,与北戎送还的遗物,一并埋入土中。
“明月,看到了吗?”
“天下太平了。”
“再也不会有战争了。”
“阿姐,做到了。”
我在墓前坐了一夜,直到晨曦刺破黑暗,将第一缕暖光洒在我身上。
我缓缓起身。
那副压了我半生的仇恨枷锁,寸寸断裂,化为齑粉。
史书上没有女帝顾星河。
但大周的每一寸土地,都流传着“无冕之王”的传说。
他们说,我是大周真正的守护神。
我不在乎。
我想要的,只是亲手为妹妹讨回公道,还她一个想要的太平人间。
如今,我都做到了。
新君的统治已然稳固。
大周,正在百废待兴中走向新生。
我该走了。
顾承钰的所有封赏,我一件未取。
只牵了匹瘦马,在拂晓的微光中,独自向城门行去。
功成身退,便是最好的结局。
城门外,十里长亭。
一道身影早已等在那里。
他没穿那身熟悉的戎装铠甲,只一身简单的布衣,牵着马,身形挺拔如松。
是沈沉。
他看见我,挠了挠头,那张在战场上冷峻无比的脸,此刻竟有些局促。
“将军,我也辞官了。”
他目光灼灼地望着我,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这天下,你去哪,我便去哪。”
我笑了。
“好。”
我们没再回头望那座巍峨的皇城。
马蹄踏过江南,曾经的焦土之上,如今是随风起伏的稻浪。
田埂上,有光着脚丫的孩童在追逐嬉闹,口中哼着不成调的歌谣。
那歌声,比金銮殿上的任何乐章都动听。
10
途径一座小镇,我们在街边的茶馆歇脚。
邻桌的说书先生,正讲到“女战神血染宫城,一撕万民书”,惊堂木一拍,满堂喝彩。
沈沉给我添上茶,压低声音,眼角全是笑意。
“他们把你传得跟神仙似的。”
我抿了口茶,茶水微涩,回味却甘。
“传说而已。”
我轻声说。
“当不得真。”
顾承钰的信每年都会准时送到。
信中写满了他治下的国泰民安,字里行间,是一个君主对这片土地的赤诚。
他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最终,我们在江南一座水乡小镇停了下来。
这里山清水秀,炊烟袅袅。
我开了家小小的武馆,不教杀人技,只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强身健体。
沈沉就在隔壁开了家酒铺。
他总板着脸说我的学生太吵,却又每天都给孩子们备好糖果点心。
偶尔,我还是会想起明月。
想起她,心中不再是撕裂的痛楚,而是温暖的告慰。
我想,她若能看到如今这海晏河清,炊烟人家的景象,一定会开心地笑出声来。
我的传奇,留在了史书里。
而我的人生,归于了这市井烟火。
足矣。
悠悠岁月,忽然而已。
顾承钰的信笺,写满了盛世华章。
字里行间再无兵戈铁马,只有节日的烟火与百姓的笑脸。
他做到了。
他缔造了一个真正的,海晏河清。
妹妹明月,也成了史书上最明亮的一笔。
茶馆里的说书人,总将她的故事作为开篇。
她的名字,是警钟,亦是公道。
而我,活在他们的故事里,成了那个世代相传的传奇。
有一年,江南大旱,朝廷开仓放粮的官文上,盖着废帝顾承德的罪己印。
我才恍然想起,这个人早已死在了冷宫的某个角落,无声无息。
他的名字,被钉在暴君的耻辱柱上,万人唾骂。
也有南来的客商说,在普陀山见过一个苦修的居士,眉眼像极了当年的顾烟。
青灯古佛,忏悔残生。
那是我最后一次,听到关于她的消息。
沈沉的一生,都给了我。
我们一起看遍了江南的四季,直到彼此鬓边都染上了白霜。
他依旧不爱说话,却会在我睡着时,为我抚平紧皱的眉头。
我又梦回了那座巍峨的皇城。
梦里没有血与火,只有万家灯火,与人间安宁。
我为妹妹讨回的公道,最终换来了天下的公道。
这,便是最好的结局。
我走在一个寻常的午后。
阳光很好,沈沉抱着我,很暖。
我此生,再无遗憾。
史书记载:
“顾氏星河,以女子之身,安天下,定四方,功盖千古。”
“然不恋权位,功成身退,其风骨,万世敬仰。”
我带着沈沉和一队亲卫,踏出承天门。
身后是死寂的广场,身前是自动分开的人潮。
无人敢拦。
我的将军府,很快被御林军的甲胄围得密不透风。
顾承德的圣旨,一道比一道狠厉。
剥官职,收将印,定我为叛逆,昭告天下。
他忘了,我顾星河的威望,不是一道圣旨能抹去的。
玄甲军,半数是我从死人堆里刨出来的兄弟。
朝堂上,一半的官员欠着我顾家的恩情。
他们对皇帝的命令,阳奉阴违。
府门外,人潮汇聚成海。
“还公主清白,还战神公道”的吼声,震动京城。
民心,不在龙椅上。
府内,我摊开皇城地图,指尖点在宫城之上。
“他赠我叛逆之名,我便将这顶帽子,原样扣回头上。”
“沈沉,散布消息,我手上有皇帝通敌的铁证。”
“是!”
“另外,联系我们在朝中的人,让他们稳住,静观其变。”
话音未落,一支冷箭破窗而入,钉在地图的宫城上。
箭尾绑着信。
展开,一行字:东宫旧人,愿为将军效死。
东宫旧人?被幽禁的十三皇子,顾承钰。
一条被圈禁的龙,也想咬人了。
“将军,宫里来人了。”亲卫在门外低语。
我扯了扯嘴角,他的耐心,比我想的还差。
深夜,皇帝的狗,到了。
他们来时无声,死时也无声。
我的将军府,是他们的坟场。
我从为首的死士怀中,搜出一道密令。
朱砂御笔,八个字,力透纸背。
“格杀勿论,不留活口。”
好一个顾承德。
天亮时,这道密令的拓本,出现在皇城的每一面墙上。
“战神浴血卫国,昏君兔死狗烹!”
全城哗然。
我登上将军府的望楼,俯瞰着脚下这座暗流汹涌的城。
顾承德。
这场戏,才开锣。
你的皇位,还坐得稳吗?
夜色为衣。
我潜入十三皇子府。
顾承钰,比传闻中更像一头蛰伏的困兽。
他被幽禁多年,眼里的火却未曾熄灭。
“顾将军。”他省去所有废话,直入正题。
“殿下。”
“我母妃的仇,将军妹妹的冤,皆出自一人之手。”
顾承钰推过来一箱卷宗。
“这些年,我只做了这一件事。”
我打开一卷,心口骤然发冷。
里面全是顾承德的罪证,从贪墨军饷到构陷忠良,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最上面几封,是盖着北戎王印的密信。
他竟承诺向北戎开放三座边城,换取他们在夺嫡时不发兵。
我妹妹顾明月,就是这场肮脏交易里,被献祭的和亲公主。
原来她的死,从不是意外。
是顾承德亲手递出的刀。
“凭这些,足以让他身败名裂。”我声音里压着杀意。
“不够。”顾承钰摇头,“他手握禁军,党羽遍布朝野,仅凭几封信,扳不倒他。”
“那殿下的意思是?”
“釜底抽薪。”
6
他的计划,与我想到了一处。
我们并未将所有证据公之于众。
而是筛选出不同罪证,通过各自的渠道,精准地泄露给与罪证相关的不同官员。
顾承德为了稳住局势,开始疯狂地清洗异己。
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昨日还在议事的重臣,今日便被抄家灭族。
朝堂之上,血流成河。
人人自危,也人人离心。
就在此时,顾烟的求救信送了进来。
她说被皇帝软禁,朝不保夕,愿为我所用,只求活命。
聪明的女人,总能最先嗅到船沉的气息。
我让沈沉回信,许她一个未来。
这颗棋子,我要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与此同时,边关几位老将的回信也到了。
他们都是随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对顾承德早已不满。
信中只有一个字。
“等。”
万事俱备,只差最后一根稻草,去压垮顾承德那脆弱的信任。
镇国公,他的亲舅舅,他最倚重的刀。
我伪造了一封镇国公与边将的通信,信中言辞暧昧,只提整军备战,只字未提为谁而战。
这封信,我没送到顾承德手上。
而是送到了他最信任的,掌管密探的缇骑司指挥使手中。
一个生性多疑的帝王,最怕的不是外敌,而是身边人的背叛。
果然,顾承德没有召见镇国公问话,而是直接收缴了他的兵权,将他软禁府中。
君臣决裂。
他最锋利的刀,被他亲手折断。
我的力量在暗处疯长,他的羽翼被一根根剪除。
一封带着草原风沙气息的信,被送上我的案头。
来自北戎。
信是新任大汗写的。
他说,老汗王与昏君的交易,是北戎的耻辱,他已用弯刀洗刷。
如今,他愿意送我一份大礼。
一份足以让顾承德万劫不复的,关于我妹妹死亡真相的,更完整的证据。
我看着信,笑了。
顾承德。
你的丧钟,四面八方都已敲响。
时机已至。
我以顾氏之名,昭告天下。
檄文之上,历数顾承德十大罪。
杀妹欺君,通敌卖国。
残害忠良,荼毒百姓。
罪罪见血,字字诛心。
檄文最后,只一句。
“讨伐暴君,为明月公主复仇。”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曾浴血镇守的边关数郡,率先竖起反旗。
那些被顾承德逼到绝路的旧部与世家,尽皆响应。
天下,烽烟四起。
消息传回皇城,顾承德在朝堂之上,呕出一口心头血。
他尽起京畿兵马,命心腹大将张威,领军十万,前来平叛。
他以为,这天下仍在他股掌之间。
可他早已是孤家寡人。
他麾下军士的家人,有太多死于他的清洗。
忠诚早已被恨意取代。
我亲率三千精锐,在定安城外布下死局。
定安城,皇城粮草咽喉。
断其粮,便是断其命。
张威的十万大军,带着暴君最后的希望,一头扎进我的罗网。
这是一场精准的猎杀。
7
我军未动,敌军阵中先起内乱。
我早已策反的数名中层将领,在阵心同时发难。
前后夹击,中心开花。
十万大军的崩溃,只在顷刻之间。
我军铁骑踏过,主帅张威被生擒于乱军之中。
此战,我军伤亡不过百人。
“顾星河”三字,再度威震天下。
攻下定安,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城头设祭。
没有牌位,只有一把她最爱的玉梳。
我一身素缟,对三军将士,对天下万民立誓。
“我顾星河,不为称帝,不为封侯。”
“只为复仇。”
“为我惨死的妹妹,为所有被暴君屠戮的冤魂!”
吼声传遍四野,万民俯首。
人心,尽归于我。
顾烟的密信,与北戎的使者,同日抵达。
她送来了皇城最详尽的布防图,以及顾承德所有暗道的出入口。
北戎使者则带来了老汗王与顾承德交易的所有物证。
新可汗已掌控王庭,只待我一声令下,便可挥师南下,配合我剿灭老汗王的残党。
我看着地图上错综复杂的线条,一个念头贯穿全局。
不止复仇。
更要借此机会,彻底了结大周与北戎的百年边患。
我下令。
大军拔营,直逼皇城。
巍峨的城墙横亘眼前,如同一头沉默的巨兽。
城门紧闭,旌旗肃杀。
城墙之上,是最后的禁军,眼中写满恐惧。
城墙之内,是一个疯狂的暴君,和一个即将倾覆的王朝。
顾承德。
你的命,我亲自来取。
皇城已是铁桶。
顾承德做着困兽之斗,将所有兵力压上城头。
他不知道,这座城早已从内腐烂。
不断有城中官员暗中递上降书,只求保全家小。
顾烟的信也到了。
信中是一条直通皇帝寝宫的密道,她说,这是她最后的赌注。
当夜,我亲率三百敢死队,一身玄衣,融入夜色。
沈沉要跟,我没准。
“我若失败,你即刻攻城。”
“将军!”
“这是军令。”
我不看他泛红的眼,语气没有半分转圜。
内应引路,我们如鬼魅,潜入宫城。
宫内已是一片狼藉。
宫人奔逃,禁军溃散。
我们如一柄利刃,直插心脏。
沿途抵抗,不堪一击。
御书房内,我寻到一处暗格。
里面,是明月和亲的完整密谋。
上面不止有顾承德,还有皇后,甚至太后的名字。
他们用我妹妹的命,换他们的皇权稳固。
好。
真是好一家人。
我定要他们,血债血偿。
我一脚踹开寝宫大门。
顾承德正手忙脚乱地想钻进另一条密道。
我的剑,已然架上他的脖颈。
他整个人僵住,不敢动弹。
“皇……皇妹……”
他转过身,脸上血色褪尽,嘴角扯出一个扭曲的弧度。
“星河,你听朕说,都是误会……”
“误会?”
我一脚将他踹翻在地。
剑尖抵住他的咽喉。
“明月被剥皮抽筋,是误会?”
“你派人千里追杀我,是误会?”
“你通敌卖国,也是误会?”
我每问一句,剑便进一分。
一股骚臭自他身下传来。
“别杀我……”
他涕泪横流,丑态百出。
“星河,念在兄妹之情,饶我一命!天下不能没有朕!”
“兄妹?”
我笑了,笑意冰冷。
“你也配提这两个字?”
“至于天下,毁掉它的,就是你。”
我反手一剑,斩断他身侧的龙柱。
“明月的债,今天,该还了!”
8
宫外,喊杀声震天。
沈沉,已经开始攻城。
这座宫殿,将是顾承德和他整个王朝的坟场。
我不杀顾承德。
一剑了结他,太便宜了。
我要他活着,跪在那张龙椅前,亲眼看着他是如何失去一切的。
金銮殿前,万民云集。
我将明月那块染血的玉佩,高举过顶。
再将那张血书绢帕,掷于顾承德的面前。
“念!”
我的声音不大,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被救下的阿兰跪在殿前,字字泣血,将明月被凌虐至死的惨状,哭诉于天下。
人群中,有母亲死死捂住孩子的耳朵,自己却已泪流满面。
接着,是吓破了胆的顾烟。
她抖如筛糠,将顾承德如何威逼利诱,让她冒名顶替的阴谋,全盘托出。
最后,是我从御书房搜出的那些密信。
通敌北戎,出卖军情,构陷忠良。
一桩桩,一件件,罪证如山。
我一脚踢在顾承德的膝弯,他重重跪倒在地。
“顾承德,你可认罪?”
广场之上,死寂一瞬。
随即,是山呼海啸般的怒吼。
“杀了暴君!”
“为公主报仇!”
“为战死的将士报仇!”
声浪掀翻了皇城的天。
那些曾依附他的臣子,面如死灰,跪地叩首,不敢言语。
我俯视着瘫软如泥的顾承德,他眼神空洞,身下湿了一片。
让他死,远不如让他像现在这样,被万民唾弃,被他最看重的权力彻底抛弃。
“沈沉。”
“末将在。”
“清查所有涉案官员,包括皇后、太后一党,严惩不贷。”
“是!”
“以国礼,为明月,举行国葬。”
“是!”
我转身,面向所有人,声音传遍广场。
“从今日起,大周,再无皇帝顾承德。”
我废了他的帝位,将他与皇后、太后一同囚于皇陵,终生为我大周的英烈和我妹妹明月忏悔。
朝政百废待兴,我扶持十三皇子顾承钰登基。
至于顾烟,我不屑于对她动刀。
我命人将她送去皇陵,为明月守一辈子墓。
用她余下的每一天,去赎那根本还不清的罪。
半月后,北戎使团抵达。
新可汗处死了老可汗,派人送还了明月的部分遗物,并递上国书,愿永世修好。
我打开那个锦盒。
里面是几件明月生前最爱的首饰,还有一张风筝。
我捧起那张风筝,恍惚看到明月明媚的笑。
我为明月举行了盛大的国葬。
整个皇城的百姓自发穿上白衣,为她送行。
她的名字,终于得以昭雪。
她的冤屈,终于得以洗清。
明月,阿姐为你做到了。
顾承钰登基,改元“元景”。
大周,在灰烬中迎来破晓。
金銮殿上,新皇的龙袍甚至有些不合身。
百官跪拜,高呼万岁,目光却越过龙椅,灼灼地落在我身上。
一份用明黄锦缎包裹的万民书,被高高呈上。
“请将军登基为帝,顺天应人!”
9
山呼之声,响彻殿宇。
沈沉单膝跪在我身前,声线恳切。
“将军,此乃众望所归。”
我抬眼,望向那把椅子。
黄金铸就,龙纹盘踞。
可我眼中,只有累累白骨,血海滔天。
那是用无数人的性命,和我妹妹的一生堆砌而成的高台。
我想起明月。
她说,阿姐,我不要什么公主的尊荣,我只愿这世上再无孤儿寡母,再无烽火狼烟。
我笑了。
在满朝文武惊愕的注视下,我一步步走上丹陛。
我没有走向龙椅。
我在那份万民书前站定。
“刺啦——”
锦缎撕裂的声音,在死寂的大殿里,尖锐得刺耳。
我将那份承载着无上权力的万民书,撕成了碎片。
纸屑如雪,纷纷扬扬。
“我顾星河,永不称帝。”
我的声音平静,却让整个大殿的梁柱都在嗡鸣。
我转身,面对惶恐不安的顾承钰。
我没有夺他的江山,而是要用我的威望,为这片土地的新生,钉上最后一根钢钉。
我监督新政,减免赋税,开仓放粮。
我亲赴边关,在长城之上,与北戎新可汗立下血誓。
以长城为界,互开商路,百年之内,永不动武。
大周持续百年的边患,在我手中终结。
交出兵权的那一天,我只身去了皇陵。
我将那块洗净血污的平安玉佩,与北戎送还的遗物,一并埋入土中。
“明月,看到了吗?”
“天下太平了。”
“再也不会有战争了。”
“阿姐,做到了。”
我在墓前坐了一夜,直到晨曦刺破黑暗,将第一缕暖光洒在我身上。
我缓缓起身。
那副压了我半生的仇恨枷锁,寸寸断裂,化为齑粉。
史书上没有女帝顾星河。
但大周的每一寸土地,都流传着“无冕之王”的传说。
他们说,我是大周真正的守护神。
我不在乎。
我想要的,只是亲手为妹妹讨回公道,还她一个想要的太平人间。
如今,我都做到了。
新君的统治已然稳固。
大周,正在百废待兴中走向新生。
我该走了。
顾承钰的所有封赏,我一件未取。
只牵了匹瘦马,在拂晓的微光中,独自向城门行去。
功成身退,便是最好的结局。
城门外,十里长亭。
一道身影早已等在那里。
他没穿那身熟悉的戎装铠甲,只一身简单的布衣,牵着马,身形挺拔如松。
是沈沉。
他看见我,挠了挠头,那张在战场上冷峻无比的脸,此刻竟有些局促。
“将军,我也辞官了。”
他目光灼灼地望着我,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这天下,你去哪,我便去哪。”
我笑了。
“好。”
我们没再回头望那座巍峨的皇城。
马蹄踏过江南,曾经的焦土之上,如今是随风起伏的稻浪。
田埂上,有光着脚丫的孩童在追逐嬉闹,口中哼着不成调的歌谣。
那歌声,比金銮殿上的任何乐章都动听。
10
途径一座小镇,我们在街边的茶馆歇脚。
邻桌的说书先生,正讲到“女战神血染宫城,一撕万民书”,惊堂木一拍,满堂喝彩。
沈沉给我添上茶,压低声音,眼角全是笑意。
“他们把你传得跟神仙似的。”
我抿了口茶,茶水微涩,回味却甘。
“传说而已。”
我轻声说。
“当不得真。”
顾承钰的信每年都会准时送到。
信中写满了他治下的国泰民安,字里行间,是一个君主对这片土地的赤诚。
他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最终,我们在江南一座水乡小镇停了下来。
这里山清水秀,炊烟袅袅。
我开了家小小的武馆,不教杀人技,只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强身健体。
沈沉就在隔壁开了家酒铺。
他总板着脸说我的学生太吵,却又每天都给孩子们备好糖果点心。
偶尔,我还是会想起明月。
想起她,心中不再是撕裂的痛楚,而是温暖的告慰。
我想,她若能看到如今这海晏河清,炊烟人家的景象,一定会开心地笑出声来。
我的传奇,留在了史书里。
而我的人生,归于了这市井烟火。
足矣。
悠悠岁月,忽然而已。
顾承钰的信笺,写满了盛世华章。
字里行间再无兵戈铁马,只有节日的烟火与百姓的笑脸。
他做到了。
他缔造了一个真正的,海晏河清。
妹妹明月,也成了史书上最明亮的一笔。
茶馆里的说书人,总将她的故事作为开篇。
她的名字,是警钟,亦是公道。
而我,活在他们的故事里,成了那个世代相传的传奇。
有一年,江南大旱,朝廷开仓放粮的官文上,盖着废帝顾承德的罪己印。
我才恍然想起,这个人早已死在了冷宫的某个角落,无声无息。
他的名字,被钉在暴君的耻辱柱上,万人唾骂。
也有南来的客商说,在普陀山见过一个苦修的居士,眉眼像极了当年的顾烟。
青灯古佛,忏悔残生。
那是我最后一次,听到关于她的消息。
沈沉的一生,都给了我。
我们一起看遍了江南的四季,直到彼此鬓边都染上了白霜。
他依旧不爱说话,却会在我睡着时,为我抚平紧皱的眉头。
我又梦回了那座巍峨的皇城。
梦里没有血与火,只有万家灯火,与人间安宁。
我为妹妹讨回的公道,最终换来了天下的公道。
这,便是最好的结局。
我走在一个寻常的午后。
阳光很好,沈沉抱着我,很暖。
我此生,再无遗憾。
史书记载:
“顾氏星河,以女子之身,安天下,定四方,功盖千古。”
“然不恋权位,功成身退,其风骨,万世敬仰。”
背景色